萧春 官亭镇人,明初从朱元璋征战,因北伐功授延安卫指挥。其子萧如薰任宁、固苏、保4镇总兵;次子萧如兰任南京后军都督府同知。
今天的肥西县官亭镇是一个较古老的镇。清乾隆三十六年,在此建有巡检司署。(嘉庆)《合肥县志》“合肥县境总图”标为“官亭司”。
关于官亭镇的得名,可能与明朝开国功臣萧春有关。萧春是萧氏迁居到肥西官亭的第四代子孙,在洪武初年,他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,因功授延安卫指挥使。其子孙世袭其职。萧春死后,被赐葬于故乡官亭镇,明天启乙丑年庐州同知张邦政撰有《督都萧公碑记》,勒石立于墓前。
张邦政曾为延安知府,知萧氏为延安世胄,后为庐州府同知,与萧春六世孙萧如薰(字馥亭,时为保定总兵)有旧交,他来庐州前受萧如薰之托,来官亭拜望其族人,凭吊萧春之墓,并撰写有碑文。碑文载:“春者,从高皇帝(朱元璋)北伐有功,世授延安府都督。公卒,乞骸骨归属合肥本乡焉。”其子萧瑛,为中军都督府佥事;孙萧凤,中军都督府同知;重孙萧汉,授左都督;五世孙萧文奎,宁夏总兵左都督、萧文璧,济宁州守;六世孙如兰,中军都督府都督、如惠宁夏总兵都督、捷南京后军都督府都督、如薰字馥亭,宁、固、蓟、保四镇总兵,特进光禄大夫。官亭原是萧氏家庭聚居的一个小村庄,因地处交通要道,慢慢形成一个小镇。因为萧春赐葬于官亭,其后裔多为都督,固在官亭建有都督府。过去文武百官打此经过都得停下来,故该地被叫做官停,由于“停”、“亭”音同,久之又称为“官亭”。
此外,在官亭镇的东端,萧氏祠堂大门对面,原先立有萧瑛牌坊,不幸在1958年大跃进时被捣毁,不远处原有他的坟地,也被平掉,墓碑不知去向。